您好,欢迎进入湘潭市三星仪器有限公司网站!
一键分享网站到: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新闻动态 >> 管式电炉使用前如何检查、使用后如何保养
管式电炉使用前如何检查、使用后如何保养
浏览次数:16发布日期:2025-09-18
  管式电炉是实验室和工业领域中用于高温加热、材料烧结、热处理等实验的关键设备,凭借其精确的温度控制(通常可达1000-1800℃)和灵活的管状结构(适配不同尺寸的样品管),成为科研与生产的得力工具。但若使用前检查不到位或使用后保养不当,可能导致设备故障、实验数据偏差甚至安全事故。掌握“使用前检查+使用后保养”的全流程规范,是保障管式电炉长期稳定运行的核心。
 
  一、使用前检查:
 
  1.外观与结构检查:首先观察炉体外壳是否有变形、磕碰或锈蚀(可能影响保温性能),炉管(如石英管、刚玉管)是否完好无裂纹(裂纹会导致高温气体泄漏或样品污染)。检查炉门的密封性——用手指轻压炉门边缘,确认无漏气缝隙(若密封不严,高温气体可能溢出烫伤操作人员,且影响炉内温度均匀性)。同时,确保炉体与控制台的连接线(如温度传感器线、加热电源线)无破损、无松动(避免漏电或信号传输中断)。
 
  2.温度系统校准:管式电炉的核心是温度控制,使用前需用标准温度计(如铂铑-铂热电偶)或校准过的温度模块验证炉内实际温度与仪表显示值是否一致(偏差通常应<±5℃)。若偏差过大,需联系厂家校准传感器(如热电偶的冷端补偿是否准确)或调整温控仪参数。此外,检查加热元件(如硅钼棒、电阻丝)外观是否正常(无断裂、无氧化发黑),若发现元件局部损坏(如电阻丝断开),必须更换同规格元件后再使用。
 
  3.辅助系统检测:检查气体管路(如通氢气、氮气等保护气时)是否畅通(用压缩空气吹扫管路,观察是否有堵塞),阀门(进气阀、出气阀)能否正常开关(无卡滞),气体流量计(如质量流量控制器)读数是否稳定(流量波动>±10%需检修)。同时,确认冷却系统(如循环水冷机)是否正常运行(水温≤25℃,水压0.2-0.3MPa),避免高温状态下炉体因冷却不足导致结构变形。

 


 
  二、使用后保养:
 
  1.降温与断电:实验结束后,先关闭加热电源(让炉体自然降温,禁止强制通风或泼水降温,否则会导致炉管因热胀冷缩破裂)。当炉内温度降至200℃以下时,再关闭气体阀门(避免低温下残留气体冷凝腐蚀管路),较后切断总电源(防止待机状态下电路元件老化)。
 
  2.炉管清洁与维护:待炉体全部冷却后(温度<50℃),取出样品管并清理炉管内壁残留的样品碎屑或反应产物(如积碳、金属氧化物)。对于石英管(耐温≤1200℃),可用稀盐酸浸泡后用软毛刷轻刷(避免刮花),再用去离子水冲洗并烘干;对于刚玉管(耐温≤1800℃),可用氧化铝研磨粉(细度≤0.1μm)与水混合后抛光内壁(恢复光滑表面,减少样品附着)。检查炉管是否有裂纹或变形(若发现损伤需立即更换)。
 
  3.关键部件检查:定期(每使用10-15次后)检查加热元件的电阻值(用万用表测量,与标称值偏差>±10%需更换),清理炉膛内的氧化物粉尘(用吸尘器或软毛刷清除,避免堆积影响温度均匀性)。同时,检查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是否松动(若传感器移位会导致测温不准),并重新校准温控系统(确保下次使用的精度)。
 
  4.长期存放注意事项:若管式电炉需长时间停用(超过1个月),应将炉管取出单独存放(避免炉体内部潮湿腐蚀炉管),并在炉膛内放置干燥剂(如硅胶包),关闭所有阀门并断开电源。重新启用前,需空载运行1-2次(升温至工作温度后保温1小时,再降温),检查设备是否正常。
 
  管式电炉的使用前检查与使用后保养,本质上是“安全启动+长效维护”的闭环管理。从外观到温度系统,从降温到炉管清洁,每一个环节的严谨执行,都能有效延长设备寿命(从常规的3-5年提升至5-8年甚至更久),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与操作人员的安全。只有将规范操作内化为习惯,才能让管式电炉成为科研与生产中可靠的高温伙伴。
  • 上一篇:没有了
    下一篇:一文读懂真空炉的工作原理与应用